论 著 |
肝移植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的初步研究 |
谈景旺,胡本顺,吴燕斌,等(1839)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
陈友权,曾静贤,吴涯雯,等(1841) |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研究 |
潘 勤,叶小珍,陈吉海,等(1843) |
肠道病毒71感染后脑干损害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相关性研究 |
张宏伟,陈 欣,李 姣(1845) |
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效果 |
黄永新,詹新华,朱剑仙,等(1847) |
白质病变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
杨 芹,于 波(1849)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荟萃分析 |
辜海英,钟 森,陈红苹(1851)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 |
郑伟琴,颜景颖,杨向东(1854)
|
实验研究 |
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 响 |
何东初,林 慧,程艳慧,等(1856) |
125 I-脱氧尿嘧啶核苷瘤内注射治疗人膀胱癌的动物实验研究 |
卢建林,侯建全,冯一中(1859) |
益肾蠲湿合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 |
孙 影,张雪鹏,张 健,等(1863) |
姜黄、生姜组方抑制幼龄大鼠前列腺生长的作用研究 |
杨家庆,朱元全,何家靖,等(1865)
|
临床研究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与经十二指肠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的疗效观察 |
郑 军,朱耀明,胡 军(1867) |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
王 玮(1869) |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
曹 波,李 志,杨 乐,等(1870)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热壅肺型咳嗽疗效观察 |
梁卫英,范小红,黄应杰(1872) |
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痴呆疗效观察 |
王泽静,马兴常,冯玉辉(1873)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
文海云,方惠娟,刘辉国(1875)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
盘荣贵,邱志辉(1876) |
行气通便贴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
邵生声,赵兴国,陆建龙(1878) |
额颞联合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6例 |
陈 明,戴新连,刘 英(1879) |
美罗牛黄宁宫片合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
周 云(1880) |
伤科壮骨片方对骨折后期骨折愈合的影响 |
杨雄健,苏培基,吴惠妃(1881)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影像变化分析 |
刘建新,代自伦,郑帮玉(1882) |
复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
周玉萍,唐君玲(1884) |
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联合吲哚美辛栓剂辅助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 |
张建斌,冯建明,宋 琳,等(1885)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
顾春荣(1886) |
内括约肌侧方挑出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40例 |
许学军(1887)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
熊墨龙(1888) |
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
张咏梅(1890) |
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
陈肇迁,余伟萍(1891) |
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90例 |
张玉亮,熊学华,王克刚,等(1892) |
结核性脑膜炎47例临床分析 |
王 健,柳兴军,张 赛(1894) |
疏肝祛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
马 健,刘庆燕,李德成(1895) |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观察 |
王凤彦(1897) |
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与5-羟色胺等物质关系 |
王敬君,范彦蓉,唐凤菊,等(1898) |
生大黄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
卢红建,孙小兵(1899) |
青霉素分别与氨苄西林、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疗效比较 |
安晓渊(190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
习素娟(1901)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8例临床分析 |
唐诗玲,张金成,耿凤芹,等(1902)
|
经验交流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体会 |
章建文(1903) |
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加支撑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塌陷骨折 |
李学峰,霍艳蕊(1904) |
股方肌肌骨瓣移植配合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4例 |
孟祥东(1905) |
医院制剂在我院的应用分析 |
任海燕,陈磊尧,徐志红(1906)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6例 |
魏 莱,钱崇宽,赵端仪,等(1908) |
跨髌腱"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23例 |
夏暴权,皮佑辉,陈穗生,等(1909)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体会 |
徐文祥(1910) |
中西药治疗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大小变化 |
吕志信,黄瑞霞,王仁平,等(19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100例 |
潘良富,许广涛(1913) |
老年人结肠癌并梗阻诊治体会 |
徐 明,闵志钧,倪 熊(1914) |
郑氏慢肝汤治疗瘀血热毒型慢性肝炎120例 |
郑黎明,裘 (1915) |
Y型钢板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
杜恒胜(1916)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
王 伟,郝 花,齐进如,等(1917) |
静脉输液技巧的应用体会 |
韩丽华(1918) |
推拿治疗颈性偏头痛180例 |
钱雪峰(1919) |
超声波辣椒碱膏透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3例 |
刘 丽(192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急慢性肺炎喘嗽 |
张淑红(1921) |
温阳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病举隅 |
李秀茹,辛文华(1921) |
高压氧、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 |
王玉胜(1922) |
桃红四物汤治疗过敏性紫癜12例 |
李晓慧(1862) |
纳洛酮抢救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体会 |
余健生(1936)
|
物理诊断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乳癌X线征象对比分析 |
李 梅,曹晓莉(1923) |
FLAIR序列与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比较 |
董皓丽(1924) |
肺磨玻璃密度影在高分辨多层CT上的特点 |
孙胜军(1926) |
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
蔺雪峰(1927) |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及其附件疾病的价值 |
姜兰芳,杨学道(1928)
|
临床检验 |
高血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
王锦春(1929) |
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
罗四维(1930) |
昆明地区198例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析 |
陈 黔,胡 艳,任福祥,等(1931)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和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
彭吉芳(1932) |
血清金标法快速检测漏检原因分析 |
马晓旭,任忠国(1933)
|
临床护理 |
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
沈明霞(1934) |
自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
旺敬强(1935) |
紫杉醇致变态反应的抢救及护理 |
黄燕华,陶红梅,邱雪娟,等(1937) |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
赵丽娟(1939) |
无痛性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护理 |
文跃莲(1940)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行为的安全护理 |
张利娟,张雁文(1941) |
支气管镜下吸痰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
李 红(1942) |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痰的护理 |
武亚敏,施秀娟(1943)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预防的护理 |
侯春霞,徐红波(1944)
|
综 述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
刘 岩,朱 丽(1945) |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
邓红艳,高宝安,陈世雄(1947) |
从先天学说与遗传角度研究衰老 |
李 响,梁 杰,罗少军(1950) |
MICA:一种重要的移植免疫抗原 |
姚站馨,解金辉(1952)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医临床治疗现状 |
李 佳,叶永铭(1954) |
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概况 |
雷殷华(1957) |
脑膜炎球菌疫苗研究现状和展望 |
时 宇,王建华(1958) |
黄芪生脉饮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展 |
刘燕娟,王飞雪,郝建峰,等(1961)
|
健康教育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贾晓伟(1964) |
多媒体集体健康宣教初探 |
苑丽芳(1965)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指导 |
王 芹(1966) |
健康教育在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
蔡 丹(1968) |